纯中药降糖
冯某,男,52岁。初诊日期:2013年2月26日。患者6天前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,糖化血红蛋白11%,空腹血糖11.47mmol/l。患者平时口干烦渴,易饿,近一年瘦了8斤,睡眠好,便秘减轻,舌质红,苔白腻,齿痕,脉细。方用温胆汤加葛根芩连汤加生脉散,重在健脾化痰,清热利湿,滋阴生津。处方:茯苓20g,炙甘草6g,陈皮10g,半夏10g,枳壳10g,竹茹10g,黄连20g,葛粉30g,黄芩10g,熟党参20g,白术30g,何首乌1个,山楂30g 、决明子15g、熟地黄20g、麦冬30g。 7剂,每日1剂,水煎,早晚服。另一种中成药:降糖三黄片,8次,小檗碱片0.3gtid,温胆片4次,饭后服用。并要求患者完成糖尿病专科检查。
第二次就诊(2013年3月2日),检查糖耐量:空腹血糖12.45mmol/l,餐后0.5小时:21.61mmol/l,餐后1小时:26.2mmol/l,餐后2小时:26.76mmol/l , 饭后3小时:19.9mmol/l;检查胰岛素释放:空腹胰岛素:17.7uIU/ml,饭后0.5小时:11.96uIU/ml,饭后1小时:23.12uIU/ml,饭后2小时:19.19uIU/ml,饭后3小时:20.69uIU/毫升。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口干、烦渴症状有所改善。即时诊断:口微干,味苦,纳呆,易饥,大便干结,每日一次,小便黄,量少,嗜睡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弦。继续给温胆汤加葛根芩连汤加生脉散健脾化痰,清热利湿,滋阴生津。加入虎杖疏通脏腑散结,行气化痰。处方:茯苓20克,炙甘草6克,陈皮10克,半夏10克,枳实10克,竹茹10克,黄连30克,葛粉45克,熟党参20克,苍术30g,何首乌30g,决明子15g,地黄20g,麦冬30g,虎杖30g,天花粉15g,干姜6g。 7剂,每日1剂,水煎,早晚服。继续给予降糖三黄片,8 tids,小檗碱片 0.3gtid,温胆片 4 tids,饭后服用。
第三次就诊(2013年3月16日),今天查空腹血糖7.6mmol/l。服用上述药物后,患者口干、口苦,饥饿等症状消失。即时诊断:视力模糊,面部有烧灼感,无不适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。功效不变,继续保持上位,加枸杞子、刺槐、青全子补肝明目。处方:茯苓20g,炙甘草6g,陈皮6g,黄连20g,葛粉30g,熟党参20g,白术30g,何首乌30g,熟地30g,沙参30g,虎杖30g,瓜蒌15g,枸杞子15g,密花15g,青雉15g。 7剂,每日1剂,水煎,早晚服。继续给予降糖三黄片,8 tids,小檗碱片 0.3gtid,温胆片 4 tids,饭后服用。
第四次会诊(2013年4月20日),今天查空腹血糖7.1mmol/l。即时诊断:面热消,视物犹存,大便干结,一日1次,小便黄,眠不宁,舌质红苔薄黄,脉浮弦。如果效果没有改变,继续按照上述治疗。
五诊(2013年5月25日),检查糖化血红蛋白7.0%。即时诊断:患者无明显不适,睡眠良好,小便黄,大便干结,一日一行,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弦。小柴胡汤、茵陈蒿汤、葛根芩连汤合用调和少阳,达三焦,清湿热。处方:柴胡10g,黄芩10g,半夏10g,熟党参30g,黑枣10g,炙甘草6g,葛粉30g,黄连10g,淫羊藿15g,砂仁6g,白芍15g,虎杖30g,天花粉15g,玉米粒蚕丝30克,艾草20克,丹参10粒。分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分早晚服。继续给降糖三黄片,8次,小檗碱片0.3gtid,温胆片4tid,饭后服用。
六次就诊(2013年6月29日),空腹血糖6.3mmol/l,服用以上后大便干结消失,小便黄消失,睡眠正常,无明显怕冷怕热,无口干口苦,舌质淡红,苔薄白黄,脉细。如果效果没有改变,继续按照上述治疗。
第七次就诊(2013年7月30日)空腹血糖5.67mmol/l。服顶后无明显不适,视物模糊,戴老花镜后视物清晰,无头晕,无胸闷,无四肢麻木,多尿,睡眠正常,饮食控制,舌质淡红,苔薄白,有细丝脉冲。该方以柴烧地黄汤加味,滋补肝肾,养肝明目。处方:柴胡10g,白芍10g,枸杞子15g,菊花10g,熟地黄20g,山药30g,山茱萸15g,牡丹皮10g,茯苓15g,泽泻10g,菩提子15g,千里光15g,乌尔孜15g,淫羊藿15g砂仁6克。 7剂,每日1剂,水煎,早晚服。鱼降糖三黄片,8次,小檗碱片0.3gtid,芪菊地黄丸8次,饭后服用。
此后,患者每月定期回诊,一直服用柴芍地黄汤补肝肾。 2013年11月16日复查糖化血红蛋白5.9%。
病例分析:本病例为新发糖尿病患者,全程未服用任何降糖西药,仅中药联合降糖三黄片、小檗碱片进行治疗。治疗10个月后,糖化血红蛋白从11.1%下降到5.9%,疗效显着。
本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患者体内痰湿偏重,痰湿阻滞于脾胃,中焦升降失调,行气停滞,易将化热生湿,久热伤气阴,口干饮酒,形体消瘦等症丛生。痰为本病之主,故健脾化痰、散结散结为治疗之要轴。故以温胆汤为主方,配何首乌、山楂、决明子健脾散滞;虎杖疏通脏腑,散结散结;若痰湿积滞不畅,热火可化,可用葛根芩连汤清热利湿;人参滋阴益气。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血糖偏高,李太太每次都会重复使用黄连来降血糖。如本例二诊,复用黄连30g。黄连性味苦、寒。改善糖代谢、影响炎症因子、抗氧化、清除自由基、改善脂质代谢等,因此也被许多专家用于治疗糖尿病。
第七次会诊后,患者血糖得到稳定控制。除视力模糊外,无明显不适。与淫羊藿、砂仁合用温肾健脾,因目眩为主要症候,故加青蒿子、千里光、枸杞子等,以养肝明目。虽初病以痰、湿、热为主,但患者年龄较大,病根为虚。因此,健脾、养肝、温肾可以巩固疾病,防止疾病复发。